徽商精神,究竟是什么?

位置:首页| 天南地北安徽人 2024-12-19 429

摘要: 12月20日上午,2023徽商助力安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徽商总会成立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。   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向徽商总会的成立表示祝词中,提到历史上的徽商不仅创下了“无徽不成镇”、“无徽不成商”的商业奇迹,更以“徽骆驼”的形象,孕育了独特的徽商精神。   究竟什么是徽商精神?   或许,...

徽商精神,究竟是什么?

12月20日上午,2023徽商助力安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徽商总会成立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。
 
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向徽商总会的成立表示祝词中,提到历史上的徽商不仅创下了“无徽不成镇”、“无徽不成商”的商业奇迹,更以“徽骆驼”的形象,孕育了独特的徽商精神。
 
究竟什么是徽商精神?
 
或许,我们得先了解下徽商这个群体。
 
 
徽商起源于徽州,兴盛于明清时期。
 
其实史书中很早就有徽州商人的记录,唐代诗歌《琵琶行》中“商人重利轻别离,前月浮梁买茶去”,描写的就是离家远赴他乡贩茶的徽州商人。
 
很多人不知道为何徽州商人“轻别离”,以为就是单纯的商人重利。
 
其实,这与徽州的地理位置有着极大关系。
 
古徽州地处“吴头楚尾”,山高林密、地形多变,风景虽然优美,但由于地处贫瘠山区,俗称“七山一水一分田,一分道路和庄园”,徽州人可以说是在石头缝里种庄稼。
 
 
因此,当地才有“前世不修,生在徽州,十三四岁,往外一丢”的哀叹。
 
耕地少,要吃饭的人却不少。
 
为了生计,徽州人不得不拿着当地出产的茶叶和木材去换取粮食,被迫走上经商之路。
 
虽然徽州当地不适合种植庄稼,但这里地处亚热带,重峦叠翠,雾色空蒙,山地肥沃,气候温和,不仅适宜木材的生长,而且适宜茶树的种植。
 
其中,徽州的黄山毛峰与祁门红茶独占其二,而靠近徽州的六安也贡献了风味独特的“六安瓜片”。
 
此外,徽州更有得天独厚的文房四宝资源。
 
自宋朝以来,“文房四宝”主要就是特指来自徽州的宣笔(安徽宣城)、徽墨(安徽徽州歙县)、宣纸(安徽宣城泾县)、歙砚(安徽徽州歙县)。
 
随着南宋时期的政治、经济中心南移,毗邻临安府(今杭州)的徽州地区通过新安江将木材、茶叶、文房四宝等运到临安等地,徽州府六县(绩溪、歙县、休宁、黟县、祁门、婺源)逐渐走出天下闻名的徽商。
 
 
与其他商帮不同,徽商素有“贾而好儒”的赞誉。
 
这也不奇怪,徽州自古就有着“东南邹鲁”、“理学之邦”的称号,朱子理学在此生根,阳明心学由此勃发,“十户之村,不废诵读”。
 
传统文化教会了徽商善取予、精筹算、知进退,从而让自己的经营之道总是胜人一筹。
 
徽州人也深知,儒学虽为本业,但唯有经商这一厚利之“末”业才能支撑其“本”,而固本首先要抱团。
 
徽商的宗族观念浓厚,宗法成为维系家族关系的纽带,通过以乡族亲缘为纽带的关系网络,不仅增强了徽州商帮内部的凝聚力,也提升了市场竞争力。
 
徽商成帮约在明朝中期,明末笔记《五杂俎》中记载,当时的豪门大户,南方以徽商为首,北方则以晋商为主。
 
到清朝乾隆年间,以盐业为中心,徽商经营行业遍布各类消费行业,从茶叶木材到米、谷、棉布、丝绸、纸、墨、瓷器等,深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。
 
 
后来胡雪岩操持起官办典当行业,他不仅获利丰厚,更戴上徽州人梦寐以求的“红顶戴”,徽商的声誉达到了顶峰。
 
前后近六百年的经商时间,使得徽州人“十三在邑,十七在天下”,几乎是家家经商,徽商足迹更是遍及国内及海外。
 
 
近代,胡适把徽商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誉为“徽骆驼精神”,后人将其总结为徽商“敏锐的创业眼光、进取的人生态度、诚信的处世风格、合作的人际关系、超前的契约意识”,更让徽商忍辱负重、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深入人心。
 
自古经营有道的商帮很多,但是像徽商这样能被称为“徽商精神”的不多。
 
徽商重文化,提倡以诚待人,以信接物,以义为利,岁月中不动声色,自藏底蕴。
 
其中,“以义为利”是其根本。
 
徽商的“义”,其实就是一种利他精神,既有商人之间的“义”,也有致富不忘回馈社会的善行。
 
清末歙人许承尧在其《歙事闲谭》中记云:“吾徽人笃于乡谊,又重经商,商人足迹所至,会馆义庄遍行各省。”
 
全国各地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徽州同乡会馆或义庄,当年主要作用就是团结在外的徽商,同时与其他商帮势力竞争抗衡,以维护自身的利益。
 
徽商在外,特别齐心合力,尤其是遇到纠纷及斗讼之事,往往“一人争之,一族争之”,以众帮众。
 
这些同乡会馆还经常会为远行遇到困难的族戚或老乡伸出援手,慷慨解囊。
 
同时,徽商在某地发现有利可图的商机,也愿意将信息提供给族人乡亲,让大家来同谋经营,共同发财。
 
特别是徽商普遍都有家乡意识,无论身居各处,始终愿意筑道路桥梁、修祠堂族谱、造牌坊亭阁、办书院学堂、建会馆义庄、护河堤堨坝,并广置族田义田以救济族人。
 
由于徽商极为注重宗族观念,为了能让自己及后世光宗耀祖,徽商不遗余力地在家乡兴建各类义学、义塾,为家族及乡里的贫困子弟提供读书场所。
 
虽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自己和家族“贴金”,但客观上带动了当地兴学重教的意识,以及人人都以兴办教育为荣的民风。
 
此外,徽州地处山区,山高水急,徽商也将筑桥修路当作积德行善、造福家乡人民的义举,不惜斥巨资予以慷慨资助,即使是做小本生意的徽商,也无不以造桥修路为乐。
 
不仅如此,徽商还经常为国捐输以赈灾助饷,急朝廷之所急。
 
例如嘉庆年间的徽商鲍漱芳,因在川、楚、陕三省平乱中,组织富商们捐输军饷有功,被任命为盐运使,成为握有两淮盐业大权的显要人物。
 
整个嘉庆一朝,鲍漱芳多次捐款为朝廷济困,深得嘉庆皇帝的赞赏,获得清廷从优议叙、官加十级的嘉奖,特赐在故里棠樾修建“乐善好施”牌坊。
 
徽商还将这些乐善好施的行为带到每一处经营的城市,既是延续善举,同时也成为自身无形的口碑宣传。
 
江南很多小镇,就是由于远道而来的徽商在此架桥修路,开设学堂、米铺、药铺等店面,从而带来街镇的繁荣,也才有了“无徽不成镇”的赞誉。
 
徽商这种朴素的“以义为利”,恰恰与《国富论》的作者亚当·斯密提出的一个自利(self-interest)原则不谋而合。
 
亚当·斯密指出,在市场经济中,当每个理性经济人按自利的规则行动,“看不见的手”(市场的存在)将同时使得社会利益最大化。
 
2007年,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尔维茨在此理论上提出,如果有一种制度安排,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自利行为,恰好与机制设计者想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,那么这种安排就是“激励相容”(Incentive Compatibility Principle)。
 
简单地说,徽商的“以义为利”,真正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融合,看似是做亏本买卖,可市场最终会以更大的收益来回报其投入。
 
很多时候,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。
 
“斯商,不以见利为利,以诚为利;斯业,不以富贵为贵,以和为贵……”
 
徽商走遍大江南北,将买卖做到全国,又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,书写时代赓续。
 
从安徽走出的新徽商,确实是一种“现象级”的存在:
 
杨元庆、史玉柱、王传福、尹同跃、吕向阳、刘庆峰、桂四海、李西廷、余承东、方洪波、李斌、束从轩……这些安徽企业家创办的企业身处中国成长最快的新兴产业赛道,也成为各自行业的“主力军”。
 
长江淮河潺潺入梦,皖山皖水萦绕心田。
 
新时代的徽商,无论从事什么行业,经历怎样的艰辛,骨子里印刻的“徽骆驼”基因与“以义为利”的徽商精神,支撑着他们不断破浪前行。
 
离开又归来的徽商们,乡音未改,回报桑梓的那份真挚情怀也始终不变。
 
2007年,被誉为“香港新船王” 的桂四海投资20亿元在安庆建设港口、码头,2018年7月10日,由四家池州企业组成的远航港口在港交所鸣锣上市。
 
2011年,杨元庆在合肥布局全球最大的智能设备研发制造基地联宝科技,带动就业近10万人。
 
同时,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合肥周边形成了“4小时产业圈”,加速安徽智能科技的不断升级。
 
随后,王传福更是将整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几乎都搬来了安徽,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新能源整车基地,以无为、蚌埠、滁州、阜阳为支撑的动力电池、电池材料、高压电器、线束等关键零部件配套基地。
 
这里短期就能形成百万辆以上的产能,快速实现全产业链布局。
 
在砀山县经济开发区,李西廷投资的迈瑞医疗科技产业园已正式投入生产研发,将成为迈瑞医疗在全球的第四大制造基地,致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医疗零部件精密加工生产基地。
 
李斌将蔚来总部搬到合肥,牵手江淮汽车后,近五年时间就在合肥实现30万台量产车下线,并通过建设研发中心,打造包含芯片、功率半导体、电机、电池、常规汽车零部件、整车制造、用户服务等在内的全产业链聚集区,为安徽新能源车产业添了一把“火”。
 
坐落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蔚来总部 图片来源:蔚来官网
 
几代人的制造业沉淀,四十年的开放格局,新徽商自成生态,处处皆是朝气。
 
截至2023年前10月,安徽亿元以上在建徽商回归项目469个,徽商投资额达1299.7亿元,比2022年同期增长13.6%。其中,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到位资金占到80%以上。
树高千尺不离根,徽商回归热潮的背后,是浓浓的乡情感召,也是与安徽这些年经济提升和营商环境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 
2022年,安徽GDP达4.5万亿元,位居全国第十,实现对上海的反超;省会合肥已晋级为万亿城市和国家特大城市,更以“最牛风投城市”屡上财经热榜。
 
酝酿多时的《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也将在明年1月1日起施行,优化一流营商环境,安徽自此有法可依。
 
从昔日的“孔雀东南飞”到如今的“燕归巢”,回归的徽商坦言,投资安徽已然成为一种“最好的选择”。
 
时间长河中,无数徽商书写商界传奇的同时,更留下“徽行天下、情系故里”的佳话。
 
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,今天,徽商与故乡的故事,依然在谱写之中。 
 

相关推荐
正在加载评论...
关闭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